
首季奮勇爭先 蓄力全年勝勢丨絲路投資----主責主業齊頭并進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
發布時間:
2025-04-23 09:15
來源:
瀏覽量:
編者語:開局關乎全局,起勢決定勝勢。一季度,山東發展集團各企業緊緊圍繞“融合發展提升年”主題,抓緊抓實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深化改革創新,勇于擔當作為,奮力開創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集團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實現經營業績“開門好”“開門穩”,為順利實現全年經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集團官微推出“首季奮勇爭先 蓄力全年勝勢”專欄,深度聚焦各單位在改革發展、重大工程、產品出海等領域的新氣象,展現廣大干部職工用實干描繪高質量發展畫卷的奮進風采,記錄屬于山東發展人共同的精神印記,在新征程中續寫新的榮光。
一季度,山東發展集團直屬企業絲路投資全面落實集團工作部署要求,錨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循環經濟、能源轉型、科技創新等領域多點突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指標穩中向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良好開局。
綠色產業提質增效,循環經濟成果豐碩
污泥熱電與農牧固廢項目成效顯著。作為智慧化綠色熱電聯產示范工程,山發諸城污泥資源化利用項目一季度運營良好,共接收處置污泥4.1萬噸,發電547萬度,外供蒸汽6500余噸,運行效率達設計產能的100%,實現了“環保+能源+民生”三重價值:破解污泥處置難題的非煤熱電聯產模式、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的清潔能源替代、惠及周邊居民的余熱供暖網絡,成為“無廢城市”建設樣板,展現出較好的運營狀態與發展潛力。
有機肥產業鏈加速成型。山發五蓮農牧固廢資源化處置項目取得顯著成效,一季度成功取得有機肥登記證,試產600噸高品質有機肥,經權威檢測,產品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市場反饋積極,并與多地達成合作意向,簽訂了800噸銷售意向合同。項目同步推進畜禽糞污整縣治理,力爭年內獲政府專項補貼,打造“農業廢棄物—有機肥—高標準農田”循環樣板,為公司在循環農業領域的發展積蓄優勢。
數字平臺賦能全省廢鋼產業發展。作為全省首個廢鋼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山東省規上廢鋼鐵回收加工交易智慧監測平臺”實現交易額83億元,入駐企業突破880家,覆蓋全省主要產鋼區,累計完成交易4.4萬筆,交易量180余萬噸,產業生態圈持續擴大,交易規模創新高。同時,著力打造“互聯網+再生資源”模式,通過AI質檢、區塊鏈存證等技術,打通了從廢鋼回收到鋼廠利用的全鏈條數據通道,實現廢鋼來源可溯、質量可控,推動傳統廢鋼產業向標準化、
集約化轉型。

戰新產業加速布局,投資動能持續增強
重點項目投資全線提速。一季度累計投資6000余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均按計劃穩步推進,主業投資穩步實施。基礎設施和綠色循環領域9個投資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其中,新能源領域與現代產業園區項目已順利完成投資方案規劃及投前盡調,積極開拓發展空間。
儲備項目科學布局。積極對接國家“雙碳”戰略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要求,通過科學布局儲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產業項目,組成專業團隊,重點儲備5個優質并購標的,并對10余個具備高增長潛力的儲備項目展開深入考察,為區域經濟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其中,重卡充電樁項目積極拓展合作,與業內頭部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目前已成功儲備臨清等地5個落地場景,為項目的快速落地與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科研平臺加速布局。加強科研平臺建設與產學研合作,加快推動聯合創新中心建設、人才引進、重點研發計劃等方面的合作落地,與青島理工大學共建的聯合創新中心即將掛牌,同步推進與山東大學、上海大學、中科院能源所、浙江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所的合作對接,為公司科技創新匯聚資源。其中,與山東大學聯合起草的《可回收固體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范》進入立項階段,為“雙碳”目標實現增添助力。
重點技術項目取得突破。順利完成年度科研項目及數字化轉型計劃編制并啟動實施,一季度公司重點推進的玻璃制造企業變壓器低壓節電等項目取得關鍵進展,預計節能率可達15%。目前,項目技改方案已編制完成,并順利通過專家及業主論證,該項目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創新生態持續完善。圍繞建筑綜合智慧節能、戰略性新材料研發等前沿領域,積極拓展合作渠道,與省內外5家技術合作單位建立聯系。其中,在新材料電池技術方面,已與該領域領先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公司在新興技術領域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持。
乘勢揚帆,奮進新征程。絲路投資將繼續保持一季度的良好發展勢頭,加速綠色產業提效、戰新產業落地,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全力沖刺全年目標,為集團發展注入強勁動力。